随着养生观念的普及,中药泡脚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保健选择,各类网购泡脚包销量激增。然而,这些产品是否如商家所宣传的“真材实料”?卫生安全能否得到保障?近日,安吉县食药检验检测中心对网络上热销的6款“不打粉”中药泡脚包进行了专业检测,结果令人担忧。 
药材“偷梁换柱”,名贵成分缺失 此次检测的6款泡脚包均通过网络渠道购买,每款产品均宣称含有10余种中草药成分。然而,经中药专业老师鉴别后发现,所有批次均存在药材缺失问题。 该县食药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章敏介绍:“以这款标榜‘三十味足浴包’的产品为例,其成分表首位是艾草,但实际检测发现,商家用价格较低的野艾蒿替代了艾草。此外,红花、苏木、陈皮、葛根等较昂贵的中药材也均未检出。” 

(红色表示产品成分表内药材缺失) 微生物超标,部分产品检出致病菌 除了药材造假,泡脚包的卫生状况同样堪忧。检测人员参照《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对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及绿脓杆菌项目进行了检测。 实验人员李珊介绍,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我们将药包浸泡后取样培养,结果显示,所有批次泡脚包在温水浸泡后,菌落总数以万计,真菌菌落总数以百计,其中4批次还检出了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该县食药检验检测中心业务室工作人员李燕娜提醒:“这种细菌在免疫力低下或皮肤破损时可能引发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败血症。” 

煮沸后使用可降低风险,但选购仍需谨慎 值得关注的是,实验人员对泡脚包进行煮沸处理(100℃煮10分钟)后再次检测,所有批次均未检出致病菌。李燕娜建议:“消费者在使用中药泡脚包时,务必用沸水煮10分钟以上,以杀灭潜在致病微生物。”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足浴包产品的国家标准,市场监管存在空白。检测部门提醒,消费者如有养生需求,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选购正规产品,避免因使用劣质泡脚包对健康造成损害。
4039025-71865-650-信用风险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