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新区“三位一体”打造 “信用+”农贸市场

来源:南太湖新区市场监管分局   发布时间: 2025-01-21

        一、场景介绍

        为充分落实省、市市场监管局信用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信用示范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工程,率先在新区农贸市场探索开展“信用+市场”品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新区“信用+农贸市场”建设,构建市场举办方、管理方和经营户“三位一体”信用评价标准和执法规范,覆盖价格、计量、垃圾分类、卫生环境、检、广告、消防、服务、商户等信用体系。今年以来,通过融合放心和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工作,在辖区范围内已打造信用农贸市场10家,覆盖率60%以上,评选出诚信示范商户20家。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信用制度标准建设,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召开创建启动大会,布置创建任务、要求、时间节点和评价标准。广泛组织农贸市场及其商户积极学习《湖州市社会信用条例》、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制度等资料,熟练掌握省市条例的相关制度和有关要求,提高各市场对信用条例的感知和认识,形成社会广泛知晓支持的良好氛围。全面布局“信用+市场”体系发展方向,重点扎实推进信用价格、信用计量、信用垃圾分类、信用卫生环境、信用检测、信用食品、信用广告、信用消防、信用服务、信用商户等十个领域信用监管常态长效建设,加快推进形成“科学、精准、高效”的信用监管机制,不断促进“信用+市场” 工作制度更加成熟。不断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严格规范涉及市场的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诚信履职意识,以行政守信带动形成市场“模范守信、带头守信”的良好局面。

        二是推进“三位一体”体系完善,打造标准化新型农贸市场。助力市场举办方,锚定目标筑信用基石。积极引导市场举办方参与信用农贸市场创建工作,通过明确创建目标和标准,逐步提高信用示范农贸市场品牌创建比例。组织召开创建启动大会,向举办方明确布置创建任务、要求、时间节点和评价标准,使其清楚了解自身在信用建设中的责任和方向。大力宣传省市信用条例,发放宣传材料150余份,在10家农贸市场张贴“信用+”树状图,提高各方对信用工作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信用建设氛围。引领市场管理方,多维发力铸诚信之盾。推动信用管理模式深化,打通并规范以农贸市场为场域的行政执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行政执法、消防、公安等部门,与管理方联合对市场整体信用实施打分,每两个月为一个积分周期,实行信用加减分管理,今年已开展相关评价3次。推进“承诺—践诺”闭环管理,鼓励管理方守信、科学、创新管理,督促管理方认真贯彻政府政策要求,目前已签订信用承诺书16份,覆盖全区所有农贸市场。督促市场经营户,齐心协力塑信用典范。深化商户“信用承诺+契约管理”机制,签订信用承诺书500余份,全面完善信用管理基础信息。每个周期对商户进行信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对守信商户颁发荣誉证书、牌匾,激励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已为20余家诚信示范商户颁发奖励;对警示对象采取限制享受相关便利,加大检查频次等措施,有效约束市场主体经营行为,今年督促、协助30余家市场内商户补报年报、修复信用。

        三是加大“信用+”方案宣传,营造诚信守重营商环境。明确宣传目标。首先,要明确宣传的目标受众,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宣传策略和内容,确保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发布信用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线下通过举办信用建设主题活动、培训班、研讨会等,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提升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三、应用领域及成效

        “信用+农贸市场”建设主要运用于一下三个领域:

        一、个体工商户信用体系建设领域。通过对农贸市场内个体工商户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评价和公示,形成商户信用画像,实现信用分类监管。并定期进行评比公示。

        二、市场经营行为规范领域。通过信用监管手段,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构建阳光透明的消费环境。保证“菜篮子”安全健康。

        三、包容审慎监管创新领域。运用信用手段进行审慎监管,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通过“信用+农贸市场”建设,有效提升了新区农贸市场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是提升市场信用水平。通过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和信用激励措施,市场商户的信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例如,新区已整合全区多家农贸市场和经营户基础数据,经营户的信用得分明显上升。市场累计创建四星级市场2家、三星级市场11家。

        二是提高监管效率。信用监管手段的运用使得市场监管更加精准高效。通过信用画像和信用分类管理,监管部门能够迅速识别高风险商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效率。

        三是增强消费者信心。农贸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消费者可以通过公示屏等渠道了解商户的信用等级和信用状况,从而更加放心地选择购物场所和商品。自“信用+”农贸市场推行建立以来,新区农贸市场投诉举报数量由去年的137件降到了66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闭环解决各类投诉近50起。消费者满意程度更是达到了96%。

        未来,随着“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应用,新区农贸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繁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