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综合执法局“助企纾困十大举措”显实效 | 在靠前服务中体现城市温度 |
“原先在路上摆摊不安心,看到城管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在固定摊位上经营,心里踏实多了,生意也更好了。”近日,沿街叫卖钵仔糕的董先生在县综合执法局执法队员的帮助下,在九州夜间经济培育街区拥有了固定摊位,告别了过去流动摊贩的生活,不用东躲西藏,生意也蒸蒸日上,这让他十分开心。
流动摊贩向来是市容整治“老大难”,不少流动摊贩常和执法队员“躲猫猫”,常规手段无法根治。县综合执法局联合县商务局,打造4处“城市夜间经济培育街区”,引导流动摊贩进入街区经营。“做小生意的都不容易,通过引摊入市,化堵为疏,能够解决市容问题,也是助企纾困的体现。”该局昌硕中队工作人员说。 通过服务的方式解决问题、助企纾困,这一幕成为县综合执法局开展工作的一种常态。今年,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该局制定全力助企纾困稳进提质十条举措,具体包括:行政审批“加速跑”、缓解企业“停车难”、破解企业“多头查”、轻微首违“免罚制”、信用监管“激活力”、水气充足“保供应”、餐饮油烟“源头管”、流动摊贩“重疏导”、夜间经济“有保障”、垃圾清运“提速度”。如今,这些举措都展现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个体户、企业的负担减少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是个体户、企业时常面临的问题,今年,县综合执法局结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常态化开展“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实现一次上门、全面体检,大大减少了对个体户、企业的打扰。目前,该局拓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60件,建立“综合查一次”监管事项库21项,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551次,总体检查频次减少60%以上。 对于企业首次违法且影响轻微的行为,该局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覆盖106项事项。“符合条件的企业,我们采取责令整改、信用承诺等措施,免于处罚。”该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该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积极落实水价下调、“欠费不停水”政策,目前已为1.6万余户企业优惠或缓缴水费,减轻企业生产压力与用水负担。 个体户、企业的获得感提升了。最近,阳光工业园区新增了11处共享电动自行车点位。得益于此,周边东方基因、味斯美、永艺等企业员工绿色出行有了更多选择。在味斯美上班的刘先生十分高兴。“有了这个,上下班方便许多。”今年,县综合执法局联合有关公司,已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3000辆;并在竹贸城及多家企业内部增设停车位400余个、临时停车场2处,大大缓解了企业职工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此外,该局还大力推进流动摊贩“引摊入企入市”,用柔性执法方式破解占道经营难题,今年已有数百家摊位告别了流动摊位,转为固定摊位。
3300616-71863-650-信用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