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上午,县反诈中心向灵峰派出所发送了一条高危预警信息,张某在某平台投资10万元,资金无法提现,存在极大的再次被骗风险,急需见面劝阻。 一旦有人被骗或已陷入被骗陷阱不能自拔,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发现后就会立即发出预警。2021年3月,安吉县公安局成立反诈中心,并实体化运行,每天与上级公安部门联动,联合各派出所、巡特警对疑似遭遇或正在遭遇通讯网络诈骗人员及时电话预警、劝阻,对被骗资金采取紧急止损措施。据统计,去年3月以来,共预警102490条,劝阻拦截案件933起,为近千名群众减少损失2000多万元。 止损最多一次:415.5万元 2021年9月23日,安吉某公司财会人员李某遭遇骗子冒充公司老板实施诈骗,李某向对方指定银行账户转了129.5万元。在市、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昌硕派出所、中信银行共同努力下,成功止损415.5万元(其中286万元为广西南宁某企业被骗资金)。 这是反诈中心单次止损资金最多的一次,不光为我县企业挽回巨大损失,也为广西南宁一家企业追回被骗的巨额资金。 止损最快一次:22分钟 今年3月2日下午3点42分,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市公安局预警信息,安吉某家具公司出纳小李疑似遭遇骗子冒充领导诈骗,急需紧急处理。 下午3点45分,反诈中心民警刘玘成功联系到小李,添加微信后,让其将网上银行电子回单发给他。 网上银行电子回单显示,小李于当天下午3点38分将97.3万元转到骗子的银行账户上。 刘玘争分夺秒,迅速将小李转账信息发给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与相关银行立即紧急行动。 当天下午4点整,小李转出的97.3万元被成功拦截。止损过程仅用22分钟,这是这一年多来,反诈中心止损最快的一次。 止损最难一次:苦寻80分钟 今年4月29日下午1点10分,县反诈中心接到紧急指令,曾某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 民警电话联系曾某,其电话不是忙音,就是被挂断;昌硕派出所民警找到曾某登记的暂住地,发现其已搬离;反诈中心多次尝试联系曾某家属,均无法接通;联系曾某之前的工作单位,得知其已辞职。 找不到曾某,意味着她要被骗。无奈之下,警方设法联系到曾某的关系人周某。通过周某得知,曾某刚跳槽到另一家美容院工作。当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该美容院,得知曾某在1个小时前请假外出,去向不明。 为守护群众的财产利益,警方没有放弃,通过综合研判,发现曾某名下无车辆信息,也无最新入住记录,分析其极可能躲藏在美容院附近或暂住地。 下午2点半,派出所民警终于在美容院宿舍找到曾某。当时曾某正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在多个网贷平台上申请贷款,如果贷款成功,她就会按骗子要求转到对方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 经了解,曾某先后接到冒充其老家江门公安及上海公安的电话,称她已被网上通缉,诈骗分子要求她把微信退出登录,并将所有来电列入黑名单,之后要求她到一个无人打扰的地方接受“警方调查”。曾某被假警察电话遥控,吓得六神无主,乖乖配合。 这80分钟是反诈中心和派出所寻找当事人最艰难的一次,所幸当事人银行卡里没有钱,最后其网络贷款被成功制止。 止损最忙一天:预警780多起 今年4月29日上午8点左右,反诈中心民警和反诈专职预警员刚到单位,就遭遇了诈骗分子的“狂轰滥炸”,上级公安部门传来的预警信息接连不断,高危等级的紧急预警频频下达,2名民警和9名反诈专职预警员急迫的劝阻声一浪高过一浪,与诈骗分子争分夺秒“抢人”,他们忙得没时间去食堂用餐,直到晚上10点钟,诈骗分子才“熄火”。 平时一天大约200个反诈预警,但当天反诈预警多达780多起,其中紧急预警多达100余起,成功止损14起,止损金额近200万元。为防止当事人被骗,当天反诈中心给当事人或其家属、单位联系人、亲友等打了上千个电话,工作量是平时的四、五倍。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了14个小时,尽管很多人累得直不起腰,但一天能为群众止损近200万元,他们倍感自豪。 在反诈中心坚守了一年两个月的反诈专职预警员彭梦怡说:“有的老百姓一旦被骗就是好几十万元,我身处反诈一线,只要能守住安吉老百姓的‘钱袋子’,再苦再累都值得。” 全民反诈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骗子随时都会通过电话、微信、QQ、短信等方式来实施诈骗。今年以来,网络兼职刷单的诈骗有大约一半的占比,而被骗的资金也相当惊人,最多的一起被骗99.9万元,其中被骗5万至80万元的占了大部分。 广大市民朋友,请您守护好钱袋子,平时保持警惕和防范之心,多学习防诈骗知识,多看看诈骗典型案例,少贪便宜,一定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来源:安吉新闻网
3300463-71863-650-信用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