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建设大家谈】知信、守信、用信 湖州市经信系统争创信用建设先锋队

来源: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丁芳芳 发布时间: 2019-11-15 00:00

信用是“两山”理念的重要内容,与我市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一致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经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信用工作的要求,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标准,以“知信、用信、守信”为重点环节,以10个重点领域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争创信用建设“先锋队”“主力军”,形成了经信领域部门尊信、个人守信、企业诚信的良好氛围,初步建立了经信领域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信用大数据归集和应用形成规模,资金监管、行政处罚、盐业等民生事项等8个重点监管领域的信用承诺和信用监管逐步深化,经信领域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形成了正面典型引导和负面有效警示的双轮驱动良性循环态势,经信领域诚信建设水平积极争取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推进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机制制度建设,初步构建工业和信息化信用监管体系。

01加强组织领导。市经信局在2017年度以来建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信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无证明”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专题研究信用建设,将信用建设作为经信领域深化“互联网+服务+监管”改革“攻坚战”的重点内容,制订了推进计划和责任清单,并发文公布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

02加强统筹推进。相继出台了《湖州市经信系统信用体系建设要点》等指导性文件,同时按照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每年制定工业和信息化信用系统建设工作年度推进计划,重点从信用信息收集与使用、信用评价监管机制、诚信宣传教育三个方面推进工业和信息化信用体系建设。

03完善信用制度。2017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湖州市经信系统信用信息目录,湖州市经信系统信用红名单(黑名单由省级统一发布),互联网企业、盐业、绿色工厂、隐形冠军认定等8个重点领域信息承诺制度和信用监管办法等制度文件。

二、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打造经信全行业生命周期信用监管模式。始终坚持全过程监管,推动信用建设。

01事前开展宣传和信用承诺。资金申报管理办法、大好高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建设过程中就将信用承诺和信用监管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在申请人申请各类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申报、绿色工厂认定申报等事项时,鼓励申请人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探索开展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散装水泥企业和驾驶人员培训过程信用教育,累计公布新建住宅小区充电基础设施承诺配合群众安装到位、互联网和电信企业主动开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防诈骗防骚扰信息等主动信用承诺书102份,在资金申报、项目申报、行政确认等领域公开行政监管信用承诺书2053份。

02事中分级分类监管。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效能。对信用优秀的企业在资金申报、项目申报中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推荐;对失信的企业情况作为提交局党组会决策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与财政等部门进行联动监管。

03事后信用监管抓落实。针对经信领域信用重点监管的要求,我局依法依规落实市场和行业负面清单制度,对负面清单的事项进行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在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的失信主体进行信用约谈和信用警示函告,通过信用监管杜绝了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的骗补、欺诈和不诚信的行为的发生,为走有全省前列奠定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实施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重点行业监管机制,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于“双随机”抽查制度。

三、着力重点突破,争创信用建设先锋队。市经信局着眼信用信息全面公开、信用重点领域推进、互联网+联合监管三个重点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信用全面建设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

01信用信息全面公开走在前列。信用信息的公开是信用建设的基础,我局结合经信大数据平台建设和经信大数据归集,加大政务信用信息公开力度,全面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信用基础数据和信用红名单信息上网公示。亩均效益评价等17类目录的3万元余条信用数据100%按要求完成报送,其中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2类数据通过数据接口实时报送。我局新建经信大数据平台以及近期局自建的市隐形冠军认定等自建业务系统、政务网办掌办系统正在与市大数据平台、信用平台对接,积极实现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02突破重点领域信用试点走在前列。根据年度计划和信用工作推进的实际,我局在8月份发布了《关于开展市经信系统一体化政务、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及信用监管制度攻坚战的通知》,明确了盐业监管、亩均效益评价、隐形冠军认定、电信网络诈骗(配合专项治理)、绿色企业(工厂)认定等10重点领域(见附表)的信用监管任务清单,明确信用承诺制度、信用承诺书主动公开、信用监管制度、信用核查、信用平台接入、信用修复培训等6项重点任务及时限要求。目前8个领域的相关制度已经完成并对外公布,亩均效益评价等2个领域正在对接中,累计3万余条信用数据已经上传公布,办件过程中5万余次信用核查100%全部落实到位(手工核查与系统核查相结合),9000余条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信用数据已经上传并开始在县区和部门多领域进行了差别化政策的应用,2047条绿色企业(工厂)的信用数据公开和公布对我市绿色发展、企业绿色制造、绿色信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03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信用联合监管。我局在推进业务系统“数字化”过程中将信用建设无缝对接,在大数据建设、“无证明城市”建设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和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与信用工作进行紧密结合,在我局牵头的网办掌办和联办事项中积极探索互联网+信用监管的方法、路径,推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首台(套)、隐形冠军认定3个系统开发过程中与大数据平台、政务网平台和信用网平台建立数据接口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办件过程中一并实现强制信用核查、结果公开、数据回传、电子归档四个功能,并将核查结果作为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2个系统已经完成,10月底前计划全部完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