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建设大家谈】构建“134X”工作体系着力推进我市社会信用建设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信用办主任 梅梓华 发布时间: 2019-10-11 00:00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更是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在开展专项整治、推广信用服务、弘扬诚信理念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全国地级城市信用监测中排位明显提升,这为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从今天起,湖州日报联合市信用办推出“信用建设大家谈”栏目,介绍相关部门在信用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做法,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2017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构建五级架构工作推进体系,逐步建立制度规范体系,建成市区县一体化信用信息支撑体系,健全“三位一体”联合奖惩体系,加强信用产品在政务、金融、社会等领域的应用,加大诚信宣传和失信败德曝光力度,社会成员诚信意识显著提升,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机制已初步形成。我市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由2017年的第64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6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提升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等目标任务,市信用办将着力构建“134X”工作体系,不断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打造一个“信用湖州”城市品牌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打造“信用湖州”城市品牌的重要基石。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中,将始终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植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行政管理等整个社会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保障民生利益、提高民生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政务诚信建设为示范、引领,带动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四大领域和社会、企业、个人三大体系诚信建设,着力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信用湖州”城市品牌打造奠定基础。

健全三大基础工作体系

一是升级平台信息支撑体系。在已建立市区县一体化“1+7”信用信息支撑平台的基础上,以集约化、组件化,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集成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个人诚信分、“标准地”信用监管等系统。以五类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全目录归集五类主体在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不断健全五类主体信用评价。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体系。建立加强信息归集和管理、保障信息安全等相关制度文件;推动相关部门制订行业信用评价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重点人群诚信档案等,促进信用分类监管均衡发展;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诚信良好氛围。

三是完善联合奖惩体系。紧紧抓住联合奖惩这一“牛鼻子”工程,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联合奖惩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发起—推送—响应—实施—反馈”联合奖惩协同工作机制。整合形成“对象清单、部门清单、措施清单、办事清单”相互映射的联合奖惩措施清单,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健全“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的联合惩戒机制。

推进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健全主体信用评价。以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为要求,充分运用公共信用评价结果,推动各行业管理部门对所监管行业(领域)和从业人员实施精准分类、分级,并作出其有关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信用评价。

二是构建社会信用协同。以构建社会信用监管协同为目标,推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个人五类主体公共信用评价等级、信用档案、红黑名单等信用产品在行政审批、政务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逢办必查、逢事必查、应查尽查”的信用监管应用格局,建立起事前查信用、事中建承诺,事后强监管,失信严惩戒的工作机制。

三是推进失信专项整治。以政府领域失信行为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20个重点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整治;深挖梳理各类严重失信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实施分类治理、建立信用公示、信用承诺、信用记录等机制,运用好信用分类评价结果,发挥政府、社会行业组织等力量,协同推进失信专项治理工作。同时,通过纠失信、作约谈、受培训等手段,对符合条件的不良信息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工作。

四是强化诚信宣传教育。以提升社会成员诚信意识为根本,加大诚信宣扬、失信败德曝光力度;每年度明确一个宣传主题,集中一周时间,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周;积极开展诚信宣传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将诚信宣传贯穿于社会各项活动之中。

实施“X”项信用惠民便企应用

一是以守信为基础,简化审批流程。在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中,推行“你承诺、我先批、事后审、失信惩”,让守信主体享受优先办理、简化手续、容缺受理、集中代办等便利服务。

二是以信用为担保,拓展信贷产品。各行业管理部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运用公共信用评价、行业信用评价等结果,对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授信支持条件的诚信主体推出各类守信激励产品,提供无担保无抵押、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是以诚信为前提,优化民生服务。依托省个人公共信用评价结果,综合表彰奖励、社会公益等守信信息,建立我市个人诚信分,让诚信市民在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等领域中享受到各项优惠和便利措施。

四是以用信为依据,加强信用奖惩。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评优评先等事项中,采用“信用+监管”模式,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实施信用监管。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主体给予优惠或便利,对失信主体采取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取消已享受的行政便利措施、列为重点审查对象等监管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