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自称公检法要在电话中办案并且要求市民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公检法在办理案件时,会秉持书面和当面的原则对案件进行办理,不会遥控当事人进行财产转账,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市民对于所有无法确定的电话,可以拨打市反诈骗中心电话8123456或110,请对方帮助确认真假。
湖州市反诈骗中心慎警官表示,近期有大量冒充社保部门的诈骗电话呼入我市,对方自称是社保局工作人员,称当事人社保卡存在异常,涉嫌诈骗将被禁用,并直接转接至广州公安局,后续要求事主进行相关资金操作,目前已有多人被骗。慎警官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8月12日14时左右,家住安吉昌硕街道某小区李小姐在家中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市社保局工作人员,称李小姐的社保卡涉嫌诈骗,诈骗金额为1.4528万元。随后,对方将电话转接到“广州市公安局刑侦科”,对方自称是刑侦科马警官,表示会帮李小姐把事情处理好,但因李小姐涉嫌诈骗需要配合调查,不然就冻结资产。之后,骗子假冒的马警官就开始一轮“摸底”工作。对方问李小姐有几张银行卡,要求其把银行卡尾号都报给他,然后对方又问李小姐支付宝有多少钱以及借呗能借多少钱出来等问题,李小姐均如实告诉对方。
随后,对方表示李小姐现在是嫌疑人身份,她的资产需要先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卡,等两个小时调查完毕就转回来还给当事人。至此,李小姐来到就近ATM机上,分好几次转账到对方指定农业银行卡,一共被骗3.79万元。发现被骗之后,李小姐立即报警,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带给大家生活方便之余,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市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常见手段的通讯诈骗得到极大遏制后,通过网络改号的诈骗电话增多。从反诈骗中心今年以来处理的号码来看,以“00”“+”开头的境外电话占比达40%以上。在通讯诈骗中要求被骗人登陆诈骗网站、加对方QQ、微信等通讯与网络诈骗手段交织的形式开始趋于普遍化,尤其在冒充公检法诈骗中多发,甚至通过微信视频做所谓“笔录”。
一般来说,冒充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的通讯网络诈骗,通常是提前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网络改号软件,伪装成公检法单位的电话号码拨打用户手机,接着以涉嫌诈骗洗钱、法院传票、信用卡透支、邮包藏毒等方式恐吓受害人,接着再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对方将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在此,警方提醒市民,凡是自称公检法要在电话中办案并且要求市民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公检法在办理案件时,会秉持书面和当面的原则对案件进行办理,不会遥控当事人进行财产转账,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市民对于所有无法确定的电话,可以拨打市反诈骗中心电话8123456或110,请对方帮助确认真假。
3259441-71651-650-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