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亨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通信及物联传感技术项目日前开工,成为市本级首个开工建设的承诺制项目。项目从3月6日备案到4月13日取得施工许可证,用时仅39天,比省定改革目标100天整整提前了61天。
今年以来,南浔区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大幅缩短行政审批时间、大幅提高审批办事效率”的要求,加快建立合理高效、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机制,着力促进投资服务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实施承诺制改革,以“标准+承诺”方式代替一揽子审批,优化精简施工许可证核发前置条件,实现服务前移、标准承诺、受理即办。
一套体系抓谋划。在市级层面出台承诺制配套制度及操作细则近20项的基础上,南浔区结合实际,于去年年底出台了《南浔区产业投资项目准入与评定工作实施办法》《南浔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成为市第一个出台承诺制改革相关文件的县区。今年年初又出台了《南浔区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模式实施方案》和《南浔区企业投资项目“一窗服务”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为具体实践操作提供了一套制度上的顶层设计。截至目前,该区已有8个企业投资项目进入承诺制改革通道,其中亨通项目成为首个开工建设的试点项目。
一个流程抓再造。为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对企业投资项目服务流程进行了再造,新的流程按照项目评定、出具标准、设计方案、企业得地、项目备案、承诺开工、过程监管、竣工自验、复核承诺来操作。和改革前相比,新的流程呈现三大变化:一是方案编制提前,在土地农转、批准和招拍挂的等待时间内,根据企业意愿,相关部门在企业得地之前提早介入服务,指导企业编制项目技术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等;二是取消办理施工许可前的规划审查,用企业承诺替代工程规划许可;三是将施工图联审不作为施工许可证办理的前置条件,而改为后置事项,按这一流程操作,行政审批时间压缩为10天左右。
一项承诺抓审批。企业投资项目进入承诺制通道以后,只要企业业主就相关部门出具的项目标准作出承诺,部门不再开展多部门审批,以承诺代替审批,从而大幅缩短时间、加快速度。亨通项目3月6日完成备案后,相关部门根据《南浔区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模式实施方案》制定相关标准,对该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能耗标准、环保标准等11项指标作出限定,明确了该项目的建设标准、监管节点、主要内容、监管措施等。项目业主随即作出承诺按约兑现指标,明确违约责任,签署承诺书,并向社会公示。以承诺代替审批,极大简化了办事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真正实现“标准+承诺”代替一揽子审批。
一个窗口抓服务。为了更好服务企业和服务项目,按照“前台一窗服务、后台各自审批”的方法,创设一窗服务区和后台审批区。区发改经信委作为牵头单位一窗受理项目审批,指导企业网上申报,提供精准审批材料编报指导、咨询服务等,并对个别项目组织开展协商会审。项目业主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在线报送相关申请材料,其他相关审批部门不再单独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收文。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后,由“一窗服务”窗口进行一窗出件,并做好配套服务,统一将相关证照文件送达业主。通过“一窗服务”,使企业省时、省事、省心,做到了“一窗咨询、一窗收件、一窗出件”,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
一把尺子抓监管。严格验收复核,把住事中、事后监管关,是承诺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在项目开工后,区级有关部门加强对项目承诺履行情况进行监管,建立联合奖惩机制,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区级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宽进严管的原则,对照标准条件和对照时间节点严格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项目业主整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立即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责令项目停工,待整改到位后予以复工。对于一些拒不整改、违反承诺的项目,强化惩罚措施,将其列入失信黑名单,在今后的行业监管、环保监管、资金申请、项目技改等方面一律区别对待,实施失信企业联合惩戒。通过上述监管措施,对照企业业主事前承诺事项,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事前定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确保项目质量。
下一步,南浔区将进一步推动标准细化、服务前移、试点扩面,在项目相关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全力争取当天发放施工许可证。把亨通项目的成功做法推广到其他的7个试点项目,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南浔经验”。争取在39天的基础上再创新再突破,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省最短审批时间的目标。
3258993-71649-650-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