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以来,湖州市长兴县公安局以画溪派出所为基层试点,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找准“骑电动自行车未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小切口,充分发挥画溪诚信治理优势,试点“安骑+诚信”数字治理场景应用。系统上线以来,路口囤积警力和志愿者的人力成本大幅降低,骑行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明显提升,骑行人头部重伤的交通事故“零发生”,平安骑行治理成效不断显现。
一是问题导向,螺旋式推进技术迭代。围绕“找到车”和“确定人”两个关键环节,做好三个“立足”。一是立足应用搭好架构。开发非机动车违法识别数据系统,在画溪15个村居布建20处前端感知网络,打造“一舱两端”应用终端,县乡村三级“安骑”数据交互的基本应用架构已经完成。二是立足问题调整算法。在做好“人骑车”算法识别后,针对骑车戴帽子、额头刘海、骑自行车(三轮车)等多种容易混淆情形,不断在算法上攻克,目前识别精准度已达98%以上,实现精准“找到车”。三是立足效率优化体验。紧盯用户体验不断优化,网格终端对“见不到人、非本辖区居民、无法联系”等处理模块不断调整完善,人脸识别正确推送率达100%,实现高效“确定人”。
二是闭环管理,递进式推进违法清零。围绕“谁来管”和“管理谁”两个关键内容,构建三个闭环。一是构建“CIG”平台下的数据流通闭环。依托县大数据管理平台的集成数据支撑,打通社保、医保、企业、户籍、交通等数据壁垒,联通“安骑”和网格员日常工作使用的“治惠掌心APP”数据通道,实现了自主推送更新和数据闭环管理。二是构建“141”体系下的数据管理闭环。主动嵌入“141”体系,县局情报指挥中心将前端感知数据分类后推送街道四平台,四平台按照“偶尔违法、频繁违法、屡教不改”分类施策推送违法行为人、网格员或民警手机端进行落地,形成县乡村三级管理闭环。三是构建分层分类下的社会治理闭环。以再次触网违法为评价标准,对于偶尔违法人员进行现场语音提醒和短信提醒,自主改正率73.72%;对于频繁违法人员上门告知劝导,改正率达73.22%;对于频繁违法后仍不改正的由交警进行处罚,改正率达67.5%。
三是诚信为基,品牌化推进长效治理。围绕“谁受益”和“谁主责”两个根本驱动,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画溪街道诚信治理发源地优势,把“安骑+诚信”体系建设作为2022年街道社会治理数字化改革一号工程来推进,通过分类赋分、月晒季考,全面压实村居自治主体责任。二是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将“安骑”纳入“信用出行”场景运用主要指标,由于安骑数据精准性和时效性强,村居对其纳入文明诚信档案普遍欢迎,通过文明诚信档案扣分、文明诚信示范户评选等结果应用,“安骑”德治效果不断强化。三是建立失分修复机制。定期组织未正确佩戴安全头盔扣分人员参与交通出行文明劝导、劳动一小时、文明出行宣传等志愿活动。按照参与时长给予文明诚信档案失分修复,逐步实现“安骑”数据运用从行政管理的终点变成诚信社会打造的起点。
3269187-71623-650-图片新闻